美國德州華裔少年天才潘暉諾

 

2歲開始閱讀,3歲達到6年級閱讀理解標準,之後連續3次跳級,

16歲榮獲全美高中生最高榮譽總統學者獎,並以滿分的SAT成績考入哈佛,

同時被新英格蘭音樂學院錄取,攻讀鋼琴表演碩士學位……

這就是美國德州華裔少年天才潘暉諾(Patrick Pan)的成功之路。

這令人艷羨的背後有什麼秘訣呢? 

 

 

「知其然」,而且要知其「所以然」

 

近日,潘暉諾及他的媽媽潘若莎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大學

「對話科學與藝術」座談會,並接受了大陸媒體採訪,

與人們分享了這位天才少年成功的秘訣。

 

 

潘暉諾2歲時就能夠閱讀了。媽媽儘可能滿足他的閱讀需求。

她說:「每次去圖書館都會借20本書。」

 

 

一些家長會一直這樣走下去,教孩子認字、

背詩……但潘若莎覺得,對於潘暉諾這樣的孩子來說,

「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,知識的知識才是最重要的」,

即不僅要「知其然」,而且要知其「所以然」。

 

以心理學來解釋,這就是在試圖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。

 

在媽媽這樣的教導下,潘暉諾成了最愛問問題的學生,

總是充滿好奇,不僅要學會老師教授的知識,

還要弄清楚這些知識是怎麼來的,以及為什麼會這樣。

 

 

潘若莎說:正是因為懂得了「知識之間的聯繫」,

兒子從小就比別的孩子做的事情多。與其說,

過人的聰慧使他連跳三級,不如說,這種「廣泛聯繫」

的思維方式,使他對吸收知識充滿強烈的渴望,

成了一大塊快樂的「海綿」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王佳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